页面载入中...
页面载入中...
本月27日,饿了么确认了其已获中信产业基金领投,腾讯等跟头的E轮3.5亿美元融资,从而将外卖O2O这个行业再一次推到了媒体聚光灯下,尽管从去年开始,补贴、巨头介入、各路创业公司频获融资已经让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——这些天天抢着补贴你吃饭的外卖公司们未来真的有价值么?
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,只是这样的场景在不少国外媒体看来却是似曾相识,因为早在几年前,餐饮外卖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创业领域,如今这个市场中更是已经有了两家上市公司、两家十亿美金以上量级的创业公司,以及一众希望以其他方式颠覆前面几家的创新者们。
饿了么,美团的朋友,不妨看看别人家的外卖是怎么卖的吧。
Delivery Hero的国际化扩张之路
无巧不成书,这家成立于德国柏林的外卖O2O公司在去年9月也拿到了一笔3.5亿美元的投资,但与成立于2008年、埋头苦干了近7年的“饿了么”不同,此时距离Delivery Hero正式成立才不过4年,而这期间他们总计获得了9轮超过6.5亿美元的融资。仅在2014年一年 Delivery Hero 就融资3笔,,金额超过5.2亿美元。
创业4年公司市值就能超过20亿美元?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。Delivery Hero 的创始人 Niklas Östberg 其实早在2005年就已经涉足线上订餐业务了,与创业伙伴 Byrenius 创建了 披萨外卖网站 OnlinePizza ,业务主要覆盖德国、奥地利、波兰等地。
这一次创业经历让 Östberg 对餐饮O2O有了深入的认识,更重要的是让他发现,在单一国家用户规模天花板很低的欧洲,想要创业成功就一定要走国际化路线,尽可能地覆盖更多的国家,这一思想也极大影响了 Delivery Hero 发展路径。
2011年5月正式成立的 Delivery Hero 目前已经覆盖了24个国家约20万家餐厅,接连收购了韩国的Baedaltong 、巴西的 Subdelivery、捷克及斯洛伐克地区的 Damejidlo 和 Jidloted 等公司,最大的一笔收购则是对直接竞争对手 pizza.de 3.5亿欧元的收购。大量收购本地餐饮外卖网站成为Delivery Hero快速扩张的奥秘。某种意义上讲 Delivery Hero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市场的推动,使其拥有足够的现金流通过收购的方式不断扩张其市场规模,在不同的国家完成卡位。
Delivery Hero 也一度希望将这样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市场复制,在2013年投资了美国人Engleardt(中文名:刘凯)在上海创建的爱米饭订餐网,并改名为外卖超人。由于切入时间节点较晚,主攻白领市场的外卖超人发展并不顺利。截至2014年12月仅拥有50万用户,覆盖了14个城市的1.5万家餐厅,拥有212名员工,其中运营人员占70%,各项数据均和饿了么、美团外卖等有较大差距。
对于饿了么和美团们来说,国际外卖巨头的进入并不可怕,问题在于当它们杀出个你死我活后想走出国门时,却会发现国际市场上已经没有多少机会和空间了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偌大的中国吃货市场,似乎也足够了。
Just-Eat,丹麦公司的英国上市路
同样来自欧洲的外卖巨头还有 Just-Eat,不同的是早在去年4月它便已经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,市值达24亿美元,其背后则是庞大的英国外卖市场。
不同于中国的是,Just-Eat 并不需要投入多么大的补贴来教育用户、培育市场,此前《卫报》曾援引一份报告称,英国一年的外卖及快餐消费高达300亿英镑,居住在城市的英国人平均每年要叫156份外卖,几乎是两天一次的节奏,最受民众喜欢的外卖食品则是炸鱼和薯条。
对于大多数英国人来说,在线订餐不过是一种取代电话订餐的更便捷的消费方式,不需要记餐厅的电话号码,有更多的选择空间,这种模式自然也就可以迅速普及。
当然Just-Eat能够在英国快速普及与其出色的营销不无关系,他们经常会选择 Xbox 和 PS 平台的游戏上投放广告,以吸引宅男宅女从电话订餐转向网络订餐。在14年年初这家外卖公司甚至推出了一款名为《Belly & Brain》的游戏,并且大受欢迎。
Just-Eat 的商业模式非常清晰,主要收入来自于收取餐厅“上架费”和订单分成,在过去一年中他们的订单量增长了52%,睡前利润率一度达到40%,以至于摩根大通将其股票的评级调整到了“增持”。目前 Just-Eat 覆盖了英国、丹麦、加拿大、巴西等12个国家。
谈及未来,他们同样也表示希望进军中国市场。在Just-Eat看来,中国相比英国城市人口密度更大,城市人口更集中,更适合做外卖生意。不过,习惯了不补贴、不发红包的Just-Eat会习惯中国外卖市场么?
1
《Epic假日特卖15款免费游戏已经全部送出 最后一天》:等您翻牌子呢!